一、外觀設計大比拼
1. 長安第四代 CS75 PLUS
長安第四代 CS75 PLUS 的外觀設計更顯時尚前衛(wèi)。無邊界中網格柵與全 LED 城市光影大燈無縫銜接,營造出一種獨特的視覺效果。發(fā)光 logo 在車頭中央格外吸睛,瞬間提升了整車的氣場。參數(shù)化格柵進化得更有光影感,車身線條流暢,整體造型非常吸引人。前臉部分格外搶眼吸睛,貫穿式燈帶將兩側的大燈連接在一起,張揚自信。車尾同樣采用了貫穿式燈帶的設計,燈帶是由一個個晶體柱串聯(lián)起來,為整車增添了科技感。此外,新車車身更大,長寬高分別為 4770/1910/1705mm,軸距達到 2800mm,相比現(xiàn)款車型空間更加寬敞,還有 725L 下沉式后備廂設計,實用性很高。
2. 吉利星越 L
吉利星越 L 的造型相對傳統(tǒng),平直機蓋與垂直中網折射出硬朗風格。前臉設計犀利大膽,配合流線型車身,整體造型極具運動感。能量音弦豎格柵、能量矩陣前大燈,每一處細節(jié)都透露出不凡的氣質。車身側面線條簡潔流暢,多幅式鋁合金輪轂增加了整車的層次感和立體感。車尾的貫穿式尾燈設計和直瀑鍍鉻中網則讓整車看起來更加精致大氣。新款星越 L 換裝新造型直瀑式格柵 + 銀色品牌 LOGO,整體外觀走的是方正大氣的路線。
二、內飾設計與科技看點
1. 長安第四代 CS75 PLUS
長安第四代 CS75 PLUS 的內飾設計可謂獨具匠心。智慧云窗三聯(lián)屏設計令人眼前一亮,10.25 寸主駕儀表屏、14.6 寸中控屏、12.3 寸副駕屏一體化布局,簡潔干練的同時科技感十足。車機系統(tǒng)僅需登錄一次,即可無感連接手機,為用戶帶來極大的便利。內置 7 種情境模式,采用訊飛星火 AI 大模型,能實現(xiàn)多樣化場景功能,無論是為孩子講故事、帶孩子學習乘法口訣,還是滿足其他日常需求,都能輕松應對。
全車多處儲物空間,極大地提升了實用性。帶冷暖風的扶手箱儲物方便,主駕私密頭枕避免打擾,讓駕駛者能夠更加專注地駕駛。副駕零重力女王座椅更是一大亮點,采用包裹式座椅設計,可一鍵 120° 平躺,還自帶 8 觸點 8 模式按摩,配備休憩、觀影等多種便捷控制模式。同時,座椅還具備通風、加熱功能,無論是冬季的溫暖還是夏季的涼爽,都能輕松滿足。前后排座椅通風加熱齊全,讓全家人出行都能擁有更舒適的駕乘感。
2. 吉利星越 L
吉利星越 L 的內飾設計也有其獨特之處。三塊 12.3 寸屏幕一字鋪開,視覺效果傳統(tǒng)但也不失大氣。每一塊屏幕的清晰度都很高,里面的內容都可以看得很清楚,而且車機用的高通驍龍 8155 的芯片,體驗感很棒。貫穿整個中控臺的三塊 12.3 英寸觸控液晶屏,配合 AR-HUD 抬頭顯示,科技感滿滿。同時,其保留了實體摁鍵的空調面板,用起來特別方便,顏值也很棒,讓車內多了不少的機械質感。
不過,2024 款只有頂配車型才有前排座椅加熱通風功能,無按摩和后排座椅加熱通風選裝,在座椅功能的豐富性上相比長安第四代 CS75 PLUS 稍顯不足。
三、空間與實用性對比
1. 長安第四代 CS75 PLUS
長安第四代 CS75 PLUS 在空間與實用性方面表現(xiàn)出色。車寬和車高相比吉利星越 L 有十幾毫米的優(yōu)勢,這為車內空間提供了更寬敞的感覺。二排純平地臺的設計對后排乘員十分友好,讓乘客在乘坐時更加舒適,即使是中間位置的乘客也不會感到局促。此外,下沉式可變后備廂設計獨特,容積大,在標準狀態(tài)下容積達到 610L,備胎空間相比其他車型深度更深,下沉后最大高度可達 923mm(下層),容積可增至 725L;將二排座椅放倒后,后備廂容積可擴大至 1620L,極大地增強了車輛的載物能力。全車共設有 21 處儲物空間,其中扶手臺下方的儲物箱更是配備了冷暖風功能,可以隨時為乘客提供適溫的飲品,而不會增加額外的能耗負擔。副駕駛配備了帶有 8 點按摩功能的零重力女王座椅,為乘客帶來豪華舒適的乘坐體驗。前后排座椅均配有通風和加熱功能,全方位照顧到了乘客的舒適需求。
2. 吉利星越 L
吉利星越 L 的軸距長 45mm,達到了 2845mm,這使得后排腿部空間有一定優(yōu)勢。然而,二排地板不太平整,稍微影響了后排乘客的舒適性。星越 L 的后備廂開口最大寬度為 110cm、長度為 100cm,進深為 104cm,后備廂地臺與車頂?shù)拇怪备叨葹?74cm,后備廂比較平整,但沒有配備錨點,所以放大件東西沒問題,只是無法固定。而后排座椅放倒后可以得到一個純平空間,配合后備廂左側的小型儲物格,適合充當臨時休息站或用于露營。
四、動力性能角逐
1. 長安第四代 CS75 PLUS
長安第四代 CS75 PLUS 搭載全球首發(fā) 500Bar 高壓直噴新藍鯨 1.5T 發(fā)動機,配合愛信 8AT 變速箱,動力強勁且換擋平順。零百加速僅需 7.9 秒,這樣的加速性能足以媲美眾多 2.0T 車型。其可加注 92 號燃油,相比加注 95 號燃油的車型,在燃油成本上更具優(yōu)勢,油耗表現(xiàn)優(yōu)秀,經濟實惠。據(jù)官方宣稱,加滿 92 號汽油的 58L 油箱,續(xù)航可達 1000 公里,綜合油耗成本僅為 0.4 元 / 公里,進一步提高了車輛的經濟性。車輛提供經濟、智能和運動三種駕駛模式,滿足不同駕駛者的需求。經濟模式下動力輸出較為溫柔,更加省油;智能模式動力相對充裕,能滿足日常大部分駕駛需求;運動模式則動力響應更為激進,適合追求駕駛激情的駕駛者。
2. 吉利星越 L
吉利星越 L 全系標配 2.0T 發(fā)動機,動力參數(shù)稍強。但由于其搭載的是沃爾沃的發(fā)動機技術,需要加 95 號汽油。隨著油價的上漲,用車成本偏高。以吉利星越 L“2021 款 2.0TD DCT EVO 兩驅尊貴型” 為例,三年行駛 60000km 的油費是 43320 元,平均每月約 1203 元。相比之下,長安第四代 CS75 PLUS 的用車成本更低。而且在保養(yǎng)方面,星越 L 也略貴一些,畢竟使用的是 2.0T 發(fā)動機。不過,星越 L 的強悍動力讓其能夠輕松應對各種路況,柔韌舒適的懸架調校則確保了出行的舒適性。動力方面,星越 L 全系標配 Drive-E 2.0TD 動力,發(fā)動機最大功率分別為 218 和 238 馬力,峰值扭矩分別為 325 和 350 牛米,傳動系統(tǒng)方面匹配 7 速濕式雙離合和愛信 8AT 自動變速箱。
五、綜合評價
長安第四代 CS75 PLUS 和吉利星越 L 都是 15 萬級國產 SUV 中的佼佼者,二者各有優(yōu)勢,消費者可以根據(jù)自身需求進行選擇。
長安第四代 CS75 PLUS:
在價格方面,售價為 12.19—12.99 萬元,相比吉利星越 L 更加實惠。而且剛上市不久,正處于促銷政策中,前 1 萬名下訂客戶可享總價值 34888 元的尊享搶訂禮,包含全品牌置換 10000 元廠家升級補貼、限時免費贈送價值 8888 元終身基礎保養(yǎng)、至高價值 7000 元金融權益包等,性價比非常高。
燃油經濟性表現(xiàn)出色。搭載全球首發(fā) 500Bar 高壓直噴新藍鯨 1.5T 發(fā)動機,可加注 92 號燃油,相比加注 95 號燃油的吉利星越 L,在燃油成本上更具優(yōu)勢。據(jù)官方宣稱,加滿 92 號汽油的 58L 油箱,續(xù)航可達 1000 公里,綜合油耗成本僅為 0.4 元 / 公里。
內飾科技感十足。智慧云窗三聯(lián)屏設計,10.25 寸主駕儀表屏、14.6 寸中控屏、12.3 寸副駕屏一體化布局,簡潔干練。車機系統(tǒng)僅需登錄一次,即可無感連接手機。內置 7 種情境模式,采用訊飛星火 AI 大模型,能實現(xiàn)多樣化場景功能。副駕零重力女王座椅更是一大亮點,可一鍵 120° 平躺,還自帶 8 觸點 8 模式按摩,配備休憩、觀影等多種便捷控制模式。同時,座椅還具備通風、加熱功能,全車前后排座椅通風加熱齊全。
用車成本低。保險費用、燃油費用和保養(yǎng)費用相對較低。以 2025 款長安 CS75 PLUS 第四代 1.5T 尊享型車型為例,一年的保險費用包括交強險(一年)950 元,車船稅(一年)420 元,商業(yè)險(一年)3415 元,共計 4785 元。結合目前上海 92 號汽油為 7.33 元每升,按照一年 2 萬公里計算,每年的燃油費用需要約 10101 元。首保過后每 7500 公里進行一次保養(yǎng),三年行駛 60000 公里,累計保養(yǎng)費用大約 6000 元,每年平均下來的保養(yǎng)成本大致是在 2000 元。每年需要花費 16886 元,平均每月需要花費 1407 元。
適合注重性價比的消費者。無論是價格、燃油經濟性、內飾科技感還是用車成本,長安第四代 CS75 PLUS 都表現(xiàn)出色,對于那些注重性價比,追求經濟實惠的消費者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吉利星越 L:
在后排腿部空間上有一定優(yōu)勢。吉利星越 L 的軸距長 45mm,達到了 2845mm,使得后排腿部空間更加寬敞。
科技配置有亮點。三塊 12.3 寸屏幕一字鋪開,視覺效果傳統(tǒng)但也不失大氣。車機用的高通驍龍 8155 的芯片,體驗感很棒。貫穿整個中控臺的三塊 12.3 英寸觸控液晶屏,配合 AR-HUD 抬頭顯示,科技感滿滿。同時,其保留了實體摁鍵的空調面板,用起來特別方便,顏值也很棒,讓車內多了不少的機械質感。
適合看重乘坐舒適性和科技感的消費者。如果消費者更注重后排腿部空間和科技配置,那么吉利星越 L 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加舒適的乘坐體驗和豐富的科技配置,滿足消費者對于高品質駕乘感受的需求。